我國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領域發展成就與變革
2022-12-30 09:07
分享: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順應信息時代發展大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加強雙邊、區域和國際對話與合作,致力于與國際社會各方建立廣泛的合作伙伴關系,不斷深化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與國際社會攜手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深入開展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取得積極成效。

不斷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

推進全球網信基礎設施建設,助力互聯網普及應用。一是積極推進全球光纜海纜建設。通過光纖和基站等建設,提高相關國家光通信覆蓋率,推動當地信息通信產業跨越式發展。推廣IPv6技術應用,助力“數字絲綢之路”建設,“云間高速”項目首次在國際云互聯目標網絡使用SRv6技術,接入海內外多種公有云、私有云,實現端到端跨域部署、業務分鐘級開通,已應用于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二是推動北斗相關產品及服務惠及全球。北斗相關產品已出口至全球一半以上國家和地區。與阿盟、東盟、中亞、非洲等國家和區域組織持續開展衛星導航合作與交流,推動北斗系統進入國際標準化組織、行業和專業應用等標準化組織。三是助力提升全球數字互聯互通水平。大力推進5G網絡建設,積極開展5G技術創新及開發建設的國際合作。中國企業支持南非建成非洲首個5G商用網絡和5G實驗室。中國積極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互聯互通建設,助力提高基礎設施數字化水平。將“智慧港口”建設作為港口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分享數字技術紅利,助推全球經濟發展。中國積極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助推全球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推進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轉型。一是“絲路電商”合作成果豐碩。自2016年以來,中國與五大洲24個國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建立中國-中東歐國家、中國-中亞五國電子商務合作對話機制。電子商務企業加速“出?!?,帶動跨境物流、移動支付等各領域實現全球發展。與自貿伙伴共同構建高水平數字經濟規則,電子商務國際規則構建取得突破。二是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應用發展。中國積極為非洲、中東、東南亞等國家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云服務支持。以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為平臺,有效利用云服務平臺等資源,建立起由51個國家、141個合作伙伴參加的全球微生物數據信息化合作網絡,牽頭建立全球微生物菌種保藏目錄,促進全球微生物數據資源有效利用。協助泰國共同打造泰國5G智能示范工廠,積極同以色列等國家開展交流合作,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

積極參與數字經濟治理合作,推動建立相關國際規則。中國在國際或區域多邊經濟機制下,推動發起多個符合大多數國家利益和訴求的倡議、宣言和提案。一是推進亞太經合組織數字經濟合作。2014年,中國作為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首次將互聯網經濟引入亞太經合組織合作框架,發起并推動通過《促進互聯網經濟合作倡議》。積極推動全面平衡落實《APEC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路線圖》,先后提出“優化數字營商環境,激活市場主體活力”“后疫情時代加強數字能力建設,彌合數字鴻溝”等倡議。二是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框架下數字經濟合作。在中國的推動下,2016年首次將“數字經濟”列為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中的一項重要議題,并通過《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這是全球首個由多國領導人共同簽署的數字經濟政策文件。三是積極推動世貿組織數字經濟合作。2017年,中國正式宣布加入世貿組織“電子商務發展之友”。2019年,中國與美國、歐盟、俄羅斯、巴西、新加坡、尼日利亞、緬甸等76個世貿組織成員共同發表《關于電子商務的聯合聲明》,啟動與貿易有關的電子商務議題談判。2022年,中國與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共同發表《關于〈電子商務工作計劃〉的部長決定》,支持電子傳輸免征關稅,助力全球數字貿易便利化。

此外,中國積極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框架下開展數字經濟治理合作,積極推進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不斷深化同金磚、東盟國家等開展數字經濟交流合作,建立數字經濟伙伴關系,促進數字創新、數字技能與素養、數字化轉型等務實合作,合力營造開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發展環境。

我國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領域發展成就與變革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

持續深化全球網絡安全合作

深化網絡安全領域合作伙伴關系。中國積極推動達成《金磚國家網絡安全務實合作路線圖》(2017),通過《上合組織成員國保障國際信息安全2022-2023年合作計劃》,分別與印度尼西亞、泰國簽署網絡安全合作方面諒解備忘錄,并與東盟聯合建立網絡安全交流培訓中心。截至2021年,中國已與81個國家和地區的274個計算機應急響應組織建立“CNCERT國際合作伙伴”關系,并與其中33個組織簽訂網絡安全合作備忘錄。提高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合作水平。中國堅持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推動全球數據安全治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合作,在保障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安全的前提下,與世界各國開展交流合作。2020年9月,中國發布《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為制定全球數據安全規則提供了藍本。隨后,中國同阿拉伯國家、中亞五國等簽署數據安全合作倡議,標志著發展中國家在攜手推進全球數字治理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共同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中國一貫支持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合作,支持在聯合國框架下制定全球性公約。中國推動聯合國網絡犯罪政府間專家組于2011年至2021年間召開七次會議,為通過關于啟動制定聯合國打擊網絡犯罪全球性公約相關決議作出重要貢獻。推動在上合組織和金磚機制下簽署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聲明,提出加強網絡反恐合作交流建議。

積極推動網絡空間全球治理

參與網絡空間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方案和智慧。中國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始終恪守《聯合國憲章》確立的主權平等、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和平解決爭端等原則,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網公共政策和平等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的權利。2020年9月,《中國關于聯合國成立75周年立場文件》發布,呼吁國際社會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把網絡空間用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國際和平與穩定和增進人類福祉,反對網絡戰和網絡軍備競賽,共同建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一是推動聯合國網絡空間治理進程。中國與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信息安全國際行為準則”,并于2015年提交更新案文,成為國際上第一份系統闡述網絡空間行為規范的文件。中國建設性參與聯合國信息安全開放式工作組與政府專家組,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制定工作,深度參與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二是拓展與國際組織的網信合作。國際電信聯盟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連續多年擔任世界互聯網大會協辦單位。2019年7月,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合作備忘錄,并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正式授權,在域名規則制定以及域名爭議解決領域開展廣泛合作。三是積極參與全球互聯網組織事務。積極參與互聯網名稱和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等平臺或組織活動。支持互聯網名稱和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治理機制改革,增強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推進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國際化進程。積極參與國際互聯網協會、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互聯網架構委員會活動,促進社群交流,推進產品研發和應用實踐,深度參與相關標準、規則制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開展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平等互信、共贏共治。2017年3月,中國發布首份《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就推動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首次全面系統地提出了中國主張,向世界發出了中國致力于網絡空間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積極信號。中國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則,積極同世界各國開展網絡空間交流合作。一是深化中俄網信領域的高水平合作。2015年,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于在保障國際信息安全領域合作協定》,為兩國信息安全領域合作規劃方向。2021年,雙方重申將鞏固國際信息安全領域的雙多邊合作,繼續推動構建以防止信息空間沖突、鼓勵和平使用信息技術為原則的全球國際信息安全體系。二是推進中歐網信領域開放包容合作。舉辦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圍繞加強數字領域合作,就通信技術標準、人工智能等方面進行務實和建設性討論。與歐盟共同成立中歐數字經濟和網絡安全專家工作組,先后召開四次會議。2012年,建立中歐網絡工作組機制,雙方在工作組框架下不斷加強網絡領域對話合作。與英、德、法等國開展雙邊網絡事務對話,深化與歐洲智庫交流對話。三是加強與周邊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網信合作。持續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數字領域合作,建立中國-東盟網絡事務對話機制。建立中日韓三方網絡磋商機制,與韓國聯合主辦中韓互聯網圓桌會議。舉辦中非互聯網發展與合作論壇,發布“中非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倡議”,提出“中非數字創新伙伴計劃”。舉辦中古(古巴)互聯網圓桌論壇、中巴(巴西)互聯網治理研討會,圍繞信息時代互聯網的發展與治理開展對話交流。與亞非國家開展網絡法治對話。四是以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與美國開展對話交流。中國致力于在尊重彼此核心關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礎上,與美國開展互聯網領域對話交流,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在華發展創造良好市場環境,推進中美網信領域的合作。但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采取錯誤對華政策致使中美關系遭遇嚴重困難。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積極開展雙方網信合作,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共同期待。

搭建世界互聯網大會交流平臺。2014年以來,中國連續9年在浙江烏鎮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搭建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和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中國平臺。自2017年起,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連續6年在大會上發布《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和《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藍皮書,全面分析中國與世界互聯網發展態勢,為全球互聯網發展與治理提供思想借鑒與智力支撐。近年來,國際各方建議將世界互聯網大會打造成為國際組織。在多家單位共同發起下,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在北京成立,更好助力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

促進全球普惠包容發展

積極開展網絡扶貧國際合作。中國在利用網絡消除自身貧困的同時,采取多種技術手段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寬帶接入率,努力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可負擔得起的互聯網接入,消除因網絡設施缺乏導致的貧困。在非洲20多個國家實施“萬村通”項目,通過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平臺推廣分享數字減貧經驗,提出解決方案,例如,將簡單小巧的基站放置在木桿上,而且自帶電源、功耗很低,快速、低成本地為發展中國家偏遠地區提供移動通信服務,目前已有60多個發展中國家受益于此。2019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高等教育創新中心與4所中國高校及11所亞太、非洲地區的高等院校和9家合作企業共同發起設立國際網絡教育學院,通過開放的網絡平臺促進發展中國家高校與教師數字化轉型,消除因知識技能匱乏帶來的貧困。

助力提升數字公共服務水平。中國積極研發數字公共產品,中阿電子圖書館項目以共建數字圖書館的形式面向中國、阿盟各國提供中文和阿拉伯文自由切換瀏覽的數字資源和文化服務。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設國際合作教育“云上樣板區”。聯合日本、英國、西班牙、泰國等國家的教育機構、社會團體共同發起“中文聯盟”,為國際中文教育事業搭建教學服務及信息交流平臺。2020年10月,與東盟國家聯合舉辦“中國-東盟數字經濟抗疫政企合作論壇”。向相關國家捐贈遠程視頻會議系統,提供遠程醫療系統、人工智能輔助診療、5G無人駕駛汽車等技術設備及解決方案。

推動網絡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平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2020年6月,“中國聯合展臺在線平臺”上線,該平臺集信息發布、展覽展示、版權交易、互動交流等于一體,成為各國視聽機構、視聽節目和技術設備展示交流平臺。構建多語種的“絲綢之路數字遺產與旅游信息服務平臺”,以圖片、音視頻等形式推介“絲綢之路”沿線國家1500處世界遺產與旅游資源,充分展現科學、美學、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2020年9月,中國舉辦“全球博物館珍藏展示在線接力”項目,吸引來自五大洲15個國家的16家國家級博物館參與。2021年5月,聯合法國相關博物館舉辦“敦煌學的跨時空交流與數字保護探索”線上研討會,共同探索法藏敦煌文物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播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以推進敦煌文物的數字化呈現和傳播。此外,中俄網絡媒體論壇、中國-南非新媒體圓桌會議、中坦(坦桑尼亞)網絡文化交流會等持續舉辦,也在以不同形式推動著網絡文化與文明交流互鑒。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務實開展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走出一條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數字經濟活力迸發、數字治理精準高效、數字文化繁榮發展、數字安全保障有力、數字合作互利共贏的全球數字發展道路,加快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與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作者: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國際治理研究所)

(原標題:《為世界和平發展與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我國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領域發展成就與變革》)

我國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領域發展成就與變革

日韩一区在线视频,日韩一区在线视频精品,日韩一区中文在线观看,日韩一线无码AV毛片免费,日韩婬乱a一级毛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