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精準把握當前全球信息革命發展大勢,作出了建設網絡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積極推動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充分發揮數字化、信息化的帶動作用,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強大內生動力。十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落實數字中國建設部署要求,不斷培育新發展動能,激發新發展活力,數字中國建設在砥礪奮進中取得顯著成就。
網絡基礎設施規模和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快速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資源深度整合,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笔陙?,我國逐步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光纖和5G網絡,固定網絡速率逐步實現從十兆到千兆的躍升,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實現了“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市市通千兆”。我國成功邁入創新國家行列,《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第11位。
十年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提升。所有地級市全面建成光網城市,截至2022年10月底,百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戶占比達93.8%,千兆接入速率用戶突破8000萬。相比2012年,寬帶網絡平均下載速率提高近40倍。建成全球最大規模5G網絡,截至2022年9月底,我國5G基站數達222萬個,5G基站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5G移動電話用戶達5.1億戶。5G芯片、移動操作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持續縮小。網絡基礎設施全面向IPv6演進升級,截至2022年6月,IPv6活躍用戶數達6.83億。我國光通信設備、光模塊器件、光纖光纜等部分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網絡、平臺、安全體系以及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基本建成。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物聯網網絡,截至2022年8月底,窄帶物聯網基站總數達到75.5萬個。
十年來,我國算力基礎設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基本構建,“東數西算”工程加快實施。截至2022年6月,我國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90萬標準機架,建成153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行業內先進綠色中心電能使用效率降至1.1左右,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算力供給能力顯著增強,我國超級計算機數量在全球Top500中蟬聯第一,關鍵軟硬件取得突破,高性能通用計算芯片、加速計算芯片性能持續提升。建成一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以低成本算力服務支撐中小企業發展需求。
十年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體系基本形成。2020年7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2021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總體產業規模達到4690億元。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10億臺/套,超過79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10萬臺/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安裝使用北斗系統,醫療健康、遠程監控、線上服務等下游運營服務環節產值近2000億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在20多個國家開通高精度服務,總用戶數超20億。
十年來,我國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快速提升。我國量子信息技術整體水平位居世界第一梯隊,率先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并建成了千公里級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研制出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量子信息等新興技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芯片自主研發能力穩步提升,國產操作系統性能大幅提升,規?;茝V應用加速。
2022年7月23日至24日,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
數字經濟發展取得重要進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笔陙?,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總體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十年來,我國數字產業化快速發展。初步構建起先進完備的信息技術產業體系,部分領域完成了跨越式發展,實現了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雙輪驅動,對數字經濟的支撐能力更加堅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加快增長,軟件業務收入從2012年2.5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9.6萬億元,年均增速達16.1%。截至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3萬億元,2012年以來年均增速超過30%,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計算市場之一。信息通信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電信業務收入從2012年1.08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1.47萬億元。國產操作系統、數據庫、辦公軟件等基礎軟件成熟度與國際主流產品差距明顯縮小,加速從“可用”向“好用”邁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據測算,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
十年來,我國產業數字化進程加速。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入快車道。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7%、75.1%,比2012年分別提高31.1和26.3個百分點,工業互聯網應用已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32個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超7900萬臺(套),服務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數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建成世界第二大物種資源數據庫和信息系統,開發“金種子育種平臺”,推廣農業裝備數字化管理服務。服務數字化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電子商務持續繁榮,2021年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4.5%。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遠程辦公、在線教育、視頻直播等互聯網應用全面普及,大幅提升社會運轉效率。移動支付年交易規模達527萬億元,新經濟形態創造超過2000萬個靈活就業崗位。
數字社會服務持續普惠便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笔陙?,我國互聯網堅持以人為本,數字中國建設不僅有廣度、深度,更有溫度,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從2012年到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從5.64億增長到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從42.1%提升到74.4%。
十年來,我國教育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完成學校聯網攻堅行動,截至2021年底,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出口帶寬100M以上的學校比例達到99.95%,接入無線網的學校數超過21萬所,99.5%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線上教育平臺。2022年3月,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整合集成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等資源服務平臺和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平臺已連接52.9萬所學校,面向1844萬教師、2.91億在校生及廣大社會學習者,匯集了基礎教育課程資源3.4萬條、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6628門、高等教育優質課程2.7萬門。
十年來,我國衛生健康數字化取得重要進展。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初步建成,省級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不斷完善,實現各級平臺聯通全覆蓋。截至2021年底,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本建成,所有省份、85%的市、69%的縣建立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各地建立健全全員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基礎資源等數據庫,全國7000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2200多家三級醫院初步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260多個城市實現區域內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互聯網醫院達到1700多家。
十年來,網絡幫扶作用更加彰顯。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實施網絡覆蓋、農村電商、網絡扶智、信息服務、網絡公益等五大工程,歷史性徹底解決貧困地區不通網的難題,網絡扶貧信息服務體系基本建立?;ヂ摼W應用適老化改造和信息無障礙工程加快推進,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App開屏彈窗“關不掉”、“亂跳轉”、強制下載軟件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整治,騷擾電話有效投訴及時處置率超過99%,垃圾短信用戶投訴量降至歷史最低。
數字政府治理服務效能不斷增強,數字化發展環境顯著改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秉h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快數字政府建設進程,持續出臺多項發展規劃和法律法規,積極打造健康有序的數字化發展環境。
十年來,數字政府治理服務效能顯著提升。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電子政務在線服務指數排名從2012年全球第78位提升至第9位,企業、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建成。各級政府業務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成效顯著,數據共享和開發利用取得積極進展,一體化政務服務和監管效能大幅提升,“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接訴即辦”等創新實踐不斷涌現,數字技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鄉村治理數字化助力強村善治,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在線公開率超過70%。鄉村信息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累計建設運營益農信息設施46.7萬個,提供各類服務9.8億人次。
十年來,我國持續構建健康有序的數字化發展環境。陸續出臺《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從國家層面部署推動信息化健康發展。針對我國信息化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健康、不規范的問題,我國制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布《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加強對電子商務、平臺經濟、網絡算法的規范引導。
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的突出成就,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的科學指引,在于能夠始終堅持統籌推進、協同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基礎先行,堅持應用牽引、多方參與,堅持人民至上、惠民便民,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黨的二十大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對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高要求和指示,提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等。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確保數字中國建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力開創信息化事業發展新局面、新篇章,助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ㄗ髡撸褐袊W絡空間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
(原標題:數字化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成就與變革)